善卷洞导游词
作为一名优秀的导游,总归要编写导游词,导游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,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,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。导游词要怎么写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善卷洞导游词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善卷洞导游词1各位游客们好!欢迎大家来到宜兴善卷洞。我是你们今天的小导游喻妍,大家可以叫我喻导。
首先,我们来到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乡。由于我的学识,我只知道他们最后双双化为蝴蝶,成了民间的爱情神话。请游客们跟我往前走,就来到蝴蝶展示厅,这里的蝴蝶大小不一,五颜六色,有红的.黄的.黑的.白的......像天空飞着颜色不一的蝴蝶风筝一样。大家向前走,来到野人谷,观看古时候人的生活既住所,还有发型,衣着等。
现在我们来到了善卷洞。善卷洞是著名的石灰岩溶奇洞,宜兴“三奇”之首。位于宜兴城西南约25公里的祝陵村螺岩山上,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,长约800米。全洞分上中下三洞组成,洞洞奇异而相通。最奇的是下洞和水洞。水洞长120米,游人多以洞中泛舟为一乐事。开始我们游玩中洞,中洞有狮王,象王。你们看,这些石头上还有红红的痕迹呢!狮王卧在地上,眼睛向四周张望,看上去凶猛极了!你们再看,还有象王,它移动着自己的身子,像是在往前方注视着什么。请大家往上望去,你们会看到钟乳石,我来告诉大家钟乳石是有生命的,它也会生长,不过很久只会长一点,还是向下长,小的像鹅管,大的像冬天的冰柱一样,很是千姿百态啊!大家再往前走就来到了上洞,上洞的石头有很多,多的数不清,千奇百怪,大小不一,可以说是石阵了......
我们再往前走,出了善卷洞。使人惊叹的事情来了,“水晶宫”。游客们要18个人坐在一艘船上通过这神奇的水晶宫。首先提醒游客们不要乱动,否则会掉到水里的。通过水晶宫的路线陡峭无比,游客们带着既紧张又刺激的心情,你一句,我一句的在诉说着自己的感受。大家快看那水底还有很多千奇百怪的石头,仔细观察有些石头上面亮晶晶的,有的像蝴蝶,有的像鸭蛋石,还有的有着花的纹印一样......姿态不一。游客们,水晶宫的游玩结束了。
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动,千万要记住,不要乱扔垃圾!!!
先说到这吧,希望大家能愉快的度过这一天!
善卷洞导游词2各位游客,你们好!欢迎大家游览善卷洞。现在我们已来到善卷洞门楼前。高大巍峨、气宇轩昂的门楼在绿树翠竹的映衬下,显得古朴、华贵而典雅。著名书法家费新我题写的“善卷洞”三个大字赫然醒目,吸引了无数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。让我们进门楼细心漫游这“万古灵迹”。
前面巨大而奇崛的太湖石上镌刻着四个隶书大字“万古灵迹”,这是由宜兴籍著名书画家钱松岩先生写的。善卷洞古在哪儿?一是溶洞形成于一百多万年前;二是这棵被称为原始社会活化石的小叶银缕梅;三是洞的得名。我们还是边走边说吧。
善卷洞得名于四千多年前的尧舜时期,古籍《庄子》载:“舜以天下让善卷,善卷曰:余逍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,吾何以天下为哉?”于是不远万里之遥,来到江南这处荒山石洞中隐居,后人就把这个洞称为善卷洞。善卷洞全洞面积约5000平方米,洞内游程800米,共有三层,层层相连;分上、中、下、水四洞,洞洞相通,就像一幢石雕大楼。尤其是“洞中有河,河可通舟;船在水中行,浆往天上撑。”堪称一绝。历来与比利时的“汉人洞”、法兰西的“里昂洞”并称为世界三大奇洞。
现在,大家来到了洞口,一块七米多高的巨石挡住了去路,你可别小看这块石头,它已经是三万多岁的高龄了,而且是每五十年长一公分,一点一点长高的。因为洞顶岩层滴下的水中含有丰富的碳酸钙,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,这些碳酸钙就逐渐凝固起来,“滴水穿石”在这儿变成了“滴水长石”。遗憾的是,1957年洞口出现塌方,加固后的洞顶不再滴水,巨石停止了生长。它好像黄河激流中的中流砥柱,因此称为“砥柱峰”,古时也叫“小须弥山”。好,让我们绕过巨石,进洞探奇。
现在我们到了中洞,这个大厅叫“狮象大场”。既然叫狮象大场,就应有狮有象。我们先看狮子,大概因为长时间的站立,它感到十分疲惫,正躺下来休息,还张着大嘴在打哈欠,嘴里露出一对大门牙,侧过的头上只能看到一只眼睛,腰身凹进,臀部突出,尾巴自然地拖在地上,仔细看,身上还长有长长的狮毛,颜色是青色的,真是地地道道的青狮。大家看像不像?像。那就请大家换个角度来看大家。
大象精神抖擞的站着,长长的鼻子拖在地上,象牙、前腿、后腿清晰可见,唯独看不见它的尾巴。为什么呢?原来象王的尾巴又短又小,和它宠大的身躯相比,实在有损它象王的威严,因此它偷偷地把尾巴藏进了山洞。
青狮、大象如此之大,称它们为狮王、象王大概不过分吧。狮王、象王分列两旁,而且脑袋都朝着洞口,既像守卫善卷洞的两名卫士,又像两位好客的主人,欢迎各位的光临。
大家随着我来看一块奇石,我们称它为“多变石”。在不同的角度看,它一会儿像猿猴,一会儿像蛤蟆,一会儿又像狐狸、像海豹……因为洞内的钟乳石都是形象化的石头,一定要站好位置才能看得逼真。用我们的行话讲,叫不说不像,说了看看有点象,角度站得好,越看越像。好,请随我继续向前。
在这石壁上刻有“欲界仙都”四个大字,在佛教教义中,欲界指的是红尘,也就是人类居住的这个花花世界,从字面上解释就是“人间天堂”的意思。这四个字是梁代的贞白先生陶弘景给善卷洞赞语。陶弘景是我国道教中有名的人物,为道教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,在当时,他有“山中宰相”之称。好,既然这位“山中宰相”都给了善卷洞这么高的评价,那么大家都不要客气,请随我上天堂一游。
朋友们抬头看一下洞顶,上面的岩石似云雾布满了整个山洞,四周白茫茫一片云雾迷漫,雾气腾腾,好似站在海中心一样看不到边,所以上洞称为“云雾大场”。
上洞的特点是冬暖夏凉,四季如春,终年温度保持在摄氏23度左右。也许有的朋友要问:上洞是否安装了空调,要不,怎么会保持恒温呢?不是安装空调的缘故,而是靠一块大石头起了一定的保温作用,整个山洞都是由石头组成的,至于是哪一块,朋友们在游览时不妨仔细观察一下,等上洞游览完之后,我再为大家揭开谜底。
请看上面一硕大的蝙蝠正展开双翅向各位飞来,在它的身后还紧跟着一只小蝙蝠。在古代,蝙蝠是被当作一种吉祥物来看待的,有“万福来朝”“五福临门”“福寿双全”之说。
在这小水池旁还长着一棵杨柳树,从树杆中的小窟窿可以看出它已生长了许多年了,可仍显得生机盎然,树枝茂盛,那下垂的柳枝,似乎对各位的到来正表示着热烈的欢迎。
头顶上这片钟乳石和中洞中的“砥柱峰”一样,也是由滴水长成的,不同的是,这片钟乳石现在还在不停地往下滴水,不停地往下生长,假如有哪位不相信的话,不妨拿出尺子来量一下它现在的长度,等五十年之后再来量一次,就可以证实我的话是真是假了。站在这个角度看,这片钟乳石好似一片含苞待放的荷花,朋友们想看荷花开放,就请跟我往前走。
< ……此处隐藏6810个字……我们进去以后,马上就准备进洞了。善卷洞中仿佛黑夜,沿壁装置的彩色灯光映射着光滑的奇形怪状的石头,在导游的介绍下,象狮大场中狮王,象王高大雄伟的身躯在岩壁上愈显清晰,石笋和倒挂的钟乳石也美不胜收。头顶的岩石还“滴答”着水珠,滴进脖子里又是一阵冰凉。我们又游览了“菜园”:白萝卜、茄子、黄瓜,逼真极了,我们仿佛都闻到了丰收的气息。送子观音、福寿老人也在岩壁上“打坐”。连唐僧被绑的倒挂岩石,我们也有幸一观。
后来,我们还坐了船,高低起伏的头顶上方的岩石像是倒置的缩小版的连绵群山,让我们船上的乘客都得俯首相让,免得撞个满头包。推船的叔叔是十分厉害的,他镇静自若地站在船尾双手用力撑在岩壁上的扶手,推动船前进。当我们一船女生被极度摇晃的船吓得魂飞魄散,失声尖叫时,他还自若地大步行走十分狭窄的船的边缘。
出了洞,我们又去一个遮阳的大亭子里休息。白鸽灰鸽飞来飞去,也不怕生,欢快地啄食我们抛给它们的各色食物,十分讨人喜欢。共进快餐后,我们集合去了陶吧玩了会儿,有翻山越岭出了此地乘车去龙背山。
龙背山里有摩天轮、碰碰车、青蛙跳、飞椅、旋转木马等大型娱乐项目,听上去很好玩吧?嘻嘻,本人一个也没玩!
我和张超月一直在漫步爬山,她还见到了一闪而过的兔子。我们走进一个小广场大的有棚这样的地方坐了下来,高兴地聊了会儿天,还分饼干吃。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,这样宁静的时间与空间很少了,所以我觉得比游戏有意义。
你羡慕吗?还有更有趣的呢!
我们俩勇攀高峰,又在另一座山上散步,突然遇见了陶方琪和何丽君两位同学,他们手里各抓着一把葱看,我便拉着张超月陪我去挖香葱。
一片绿地,野花遍地是,红的'躲在青草中,白得像五角星似的,在地上开了一大片,放眼望去,像片星空。
我找不到葱,还是有意外收获的——我们捡了几块石头作纪念,还有互赠的奇特的石头。
绕到另一座山,我看见有人在挖香葱,两眼一放光,拉着张超月陪我挖香葱,装在袋子里,也有满满一把了,于是我们满足地下山集合了。
善卷洞导游词7上周五,学校组织我们去善卷洞秋游,那里山清水秀、空气清新,是值得一去的好地方。
早上同学们一到教室,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,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,教室里乱成了一锅粥。
来到善卷洞大门口,就看到了善卷洞这三个大字。再往里走,就看到瀑布倾泻而下,这让我不禁想到了李白的一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。
我们首先来到野人谷观看野人表演。这些野人们穿着豹纹的衣服和裙子,有的甚至赤裸着上半身,他们的皮肤也是呈古铜色。这时,上来一个穿着豹纹裙,赤裸着上身,身材威武强壮的男子,手里拿着话筒,看样子是主持人,他宣布表演正式开始。
只见一个男子拿着一根火把走了出来,主持人说:大家看好了,现在他要把火把放在他的手臂上。我心想:这怎么可能啊,除非他的皮肤不是人的皮肤。但奇迹就是发生了,那名男子把火把放在他的手臂上,熊熊烈火掠过他的手臂,发出滋滋的响声,随后一缕白烟飘过,同学们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看,嘴巴张的老大。他还把火把放在嘴里和大腿上,同学们没有一个不拍手叫好。
接下来就要进入主题了,那就是游善卷洞啦!据洞门口导游的介绍,进入洞内需要走105个台阶。那陡峭的台阶看得我心惊胆战,双脚像被灌了铅似的,无论如何都移不开步子,这时陈畅走过来对我说:我们一起走吧。我仿佛像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,好!我爽快的答应了。
我们不知不觉就到了洞内,顿时感觉一阵燥热袭来,我不禁小声埋怨道:怎么这么热啊!不过很快我就被洞内的美景所吸引了。洞内灯光四溢,千姿百态的石头令我练练赞叹。不知走了多久,我们又到了另一个洞门前,这个洞口十分狭窄,越往下走,越感觉凉爽,我情不自禁的说道:太爽了!这个洞可真是神奇!最后我们坐小船离开了这里。
接下来到了我们期待已久的环节了,那就是吃。我们来到一片空旷的地方,纷纷拿出自己带的零食,这么多零食看的我口水直流啊,我们边吃边玩,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,我们用相机记录下了这美好的时光。
不知不觉时间已悄然溜走,我们也该回去了。这是我小学阶段最后一次,也是令我最难忘的一次秋游。我要感谢它,因为这里承载着我们最美好的回忆!
善卷洞导游词8今天,我校五年级同学去善卷洞游玩。我们上了车,大约行了3个小时,就来到了善卷洞大门口。
我们下了车,在大门口排着整齐的队伍往洞口走去。刚走到洞口,我们就看见了一个十分高大的石笋,它高7米,是一点一滴的石乳聚集在一起形成的,每三十年至五十年才长一厘米,现在已经长了三万多年,这就是砥柱峰。接着,我们绕过砥柱峰,来到了中洞:狮象大场。我们向左边一看,一只既凶猛,又威风的狮子;向右一看,一只庞大的象,它的头低着,鼻子下垂着,似乎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儿。要说上洞啊,比中洞的景色
更美。这不,我们正在登通往上洞的石梯呢!走了一会儿,我们就来到了上洞。只见上洞一片白雾,真有在仙境的味道。上洞有70多米长,30米宽,在这儿冬暖夏凉,四季如春。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看见了万古寒梅,万古寒梅是由石钟乳与石笋长在一起后形成的。又看到荷花倒影,如果往上看,就什么也不像;如果往水中看,就能看见。我们还看了熊猫,它正在往“山”上爬,可是不但没爬上,还把尾巴给磨断了,在“山”上,还有一只大鹰,好像在看熊猫什么时候才能爬到山顶。其实,上洞并不算大,下洞比它还要大呢!看,我们正
在走通往下洞的105级梯子。下洞十分狭长,长一百八十米,宽十八米,高二十二米。这里石乳滴成的奇特景色更绝了,有又绿又大的葡萄,既白又长的藕节,又大又黄的香蕉,又红又大的胡萝卜等。它们的姿态丰富多彩,真是美不胜收。接着,我们又来到了水洞。水洞是一条极古老的地下溪河,它长一百二十米,深处有四米五,河面最宽有六米。我们排队来到了码头,坐船出了善卷洞。我们在外面玩了一会儿,就坐上了车子,恋恋不舍地回去了。
家乡的善卷洞 相传氏族公社时代,一位老人隐居在我的家乡宜兴市张渚镇的一座山上,发现并开挖了一个山洞。因为老人名叫善卷,所以该洞就命名为善卷洞。这里现已被确认为世界三大奇洞之一。
善卷洞是有上洞、中洞、下洞组成的。但要进去参观,你不得不按如下的顺序进行:先游中洞,再游上洞,最后由下洞出洞。
来到中洞的洞口,迎接我们的是一棵高达3米的石笋。据工作人员介绍,这棵石笋是洞顶的水滴下来凝成
的。也许你会觉得奇怪:不是滴水穿石吗,怎么到这里竟变成了 "滴水长石"呢?告诉你,这是因为洞顶滴下来的水含有大量的石灰成分。因此,几百万年过去了,这里的水不但没有穿石,反而形成了这棵迎松式的石笋和其他形态各异"物体".再往里走十几步,就来到了"狮象大场".朝天怒吼的狮子威武雄壮,高大挺立的大象惟妙惟肖。稍不留神,你还会以为你来到原始森林呢。但这里最为奇特的应数莲花池了。抬头向上看,会发现在莲花池上方的洞顶上有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花蕾;但低头再看莲花池,你会怀疑你的眼睛出了问题,因为你
文档为doc格式